第669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赵桓皱起眉头来:“怎么会少了一半?陈俊卿呢,让他来见朕!” ??“他在外面。” ??赵桓扫了一眼旁边的王奎安,王奎安心中一凛,他感受到了皇帝目光中的怒意。 ??连忙行礼,转身便小跑出去。 ??出去后,见转运官陈俊卿便在外面侯着。 ??他给陈俊卿使了一个眼神,后者心知肚明。 ??这陈俊卿是靖康十二年的进士,可是正儿八经的学霸,皇帝一直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否则怎么可能以他二十九岁的年龄,就让他负责了御林军西征的转运官。 ??陈俊卿走进来,行礼道:“臣参拜陛下万安。” ??赵桓心中有怒火,但语气却是如常:“陈卿,粮草为何减了一半?” ??陈俊卿不敢辩驳,他从袖口掏出一封信,呈递给赵桓。 ??这信正是高昌经略使李光写的。 ??宋军此次西征有两条粮草线,一是高昌,二是北府。 ??高昌由李光负责,北府则由陆宰负责。 ??这两地的粮草,都是从河套运过去的。 ??河套本身是粮食生产旺盛的地方,但也需要从中原和南方调派。 ??不过,按照这几年朝廷的规划。 ??早在几年前,就有大批粮食被源源不断运输到河套路。 ??在河套路建立了大型屯粮仓库有百余座。 ??再加上从中原到河套路的公路网基本已经完成了,要运输粮食轻而易举。 ??按理说,不会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 ??赵桓看完李光的信,剑眉已经锁起来。 ??按照李光的说法,从河套路调来的粮食突然减少。 ??这一半的粮食已经是高昌的极限,如果再增加,高昌的民生会崩溃。 ??唐恪在搞什么? ??这个时候掉链子? ??不可能!唐恪办事一项以沉稳著称,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差错。 ??除非是发生了别的事? ??赵桓心头一沉,预感到后方肯定出事了。 ??赵桓渐渐舒展开眉头,语气平和问道:“现在的粮草,还够多久?” ??“回陛下,尚有两月。” ??赵桓沉默片刻道:“此事是绝密,谁若传出去,朕诛他九族!” ??“是!” ??入夜,赵桓在营帐中辗转反侧,直到很晚才睡着。 ??这一仗,必须尽快打完。 ??绝不能和耶律大石打成胶着战。 ??但也不能急功近利。 ??第二天,赵桓像往常一样检阅军队,和将军们一起讨论佯装渡河之策。 ??岳飞则在东线的渡河之战中,与耶律大石麾下的大将耶律德元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鏖战。 ??大宋在这里投入了三十二万大军,岳飞的军团全部推进到了这里。 ??连营绵延无尽,从远处看,像起伏的波浪。 ??士兵们每天操练,声音像是海啸一般。 ??短短的半个月,宋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河边已经修建出十几艘小型战船。 ??还有二十几艘的框架已经搭建出来。 ??随军出征的工部官员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 ??全军上下,就像钢铁铸造的铁人一样,在全力执行着岳飞布下的计划。 ??距离上一次的渡河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上一次渡河只是一次试探性佯装渡河。 ??但辽军却在狙击宋军渡河的小型战役中直接使用了令宋军震惊的火炮! ??虽然事先情报司那边已经送来了消息:辽军已经拥有火炮,并且数量在两百左右。 ??但直到亲眼看见,宋军还是十分震惊。 ??这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是大宋科学院研制出来的,没想到辽军竟然有了火炮。 ??这无疑增大了渡河的难度。 ??不过宋军并不担心,毕竟这次的渡河战役统帅是大宋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帅岳飞。 ??岳飞麾下八大军团,各个都是精锐。 ??只是,现在需要修更多的船只,发起一次性大规模渡河进攻。 ??这一日,岳飞召集了麾下大将,在营帐中商议。 ??王贵道:“大帅,末将觉得,可以参考当年我军在交趾渡河的时候,李宝提出的轻、快战术,以数量众多的小木舟来密集型渡河,将攻击面铺设开,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从而达成有效而快速的渡河局面。” ??王贵说的得到了在座不少人的点头赞同。 ??辽军的人数少于宋军,将攻击面铺开,敌人的攻击自然是不可能全面覆盖到。 ??这样就可以很快渡过去了。 ??张宪道:“我不赞同,我们不能为了渡河而渡河,我们渡河是为了歼灭辽军,如果都分散了,等岸的时候,我军战斗力会大大减弱。那时候,敌人可是在岸边守株待兔,随时可能举兵进攻,届时我军军阵大乱,溃败弹指之间。”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点头。 ??其实早在抵达楚河之前,岳飞这一路的高层将领们就在争论一个问题。 ??到底是兵分多路渡河,还是兵分三路渡河? ??现在就是兵分三路在渡河。 ??尽量分散敌人的军队。 ??但也有提出,三十二万大军,分出八支军团来渡河。 ??如果分出八支,辽军必然没有充足的人手来防御每一支,自然是有遗漏的。 ??但这个问题本身缺一个前提条件。 ??宋军没有船! ??需要在工部的官员在场的情况下,指导建造船只。 ??很显然,要打楚河战役,是急不来的。 ??工部三个随行官员,已经各自都分派了一个。 ??现在三支大军,都在紧锣密鼓建造船只。 ??而问题的聚集点,现在已经不是分几支军队渡河了。 ??而是什么时候能迅速渡河,并且有效的渡河。 ??什么是有效渡河? ??就是军队上岸后,立刻就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杀伤力。 ??像王贵说的分散式渡河,只适合打交趾那种弱兵。 ??对付辽军,不能玩这一套。 ??“我看这个问题不必再争论,船还修,桥要造,两手抓!” ??说话的是杨再兴:“咱们现在不是已经派出十支队伍在秘密造桥了么?只要其中五座桥能通行,这事就成了!” ??这是绝密。 ??造船渡河一是的确可以渡河,二是吸引辽军的注意力。 ??其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但现在大家也在测算,辽军的巡逻队发现桥梁的几率有多大。 ??楚河对岸,每天都有辽军的探子在各地巡视。 ??这中间就存在着信息差和执行力节奏的问题。 ??如果辽军的探子情报给力,辽军行动快,将宋军修桥的点全部密集式驻守,宋军即使人再多,也会陷入疲劳局面。 ??但如果宋军行动力够快,完全可以在辽军没有发现全部桥梁之前,采取行动。 ??这个时候,就是比双方的组织力和行动力了。 ??恰好,这一点是岳飞最大的强项。